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

太乙金華宗旨修行要義(三):三大偏差路徑

 


三大偏差路徑

✦ 1. 墮入蘊界(五陰魔)

原文:

又不可墮於蘊界,所謂蘊界者,乃五陰魔用事。如一般入定,而稿木死灰之意多,大地陽春之意少,此則落於陰界,其氣冷,其息沉,且有許多寒衰景象,久之便墮木石。

翻譯:

不能落入「蘊界」之中。蘊界就是被「五陰魔」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所控制。有人打坐入定後,精神像枯木死灰,毫無生氣,少有如春光般的暖意與靈動,這就是落入陰氣的境界,氣冷息沉,整體處於衰敗冰寒的狀態。長久如此,精神會退化如同木石般無知無覺。

註解:

  • 此段對應《楞嚴經》五陰魔境警示,尤其是「定中沉寂,誤認為道」的錯誤。


✦ 2. 落於萬緣(色欲境界)

原文:

又不可隨於萬緣,如一入靜,而無端眾緒忽至,欲卻之不能,隨之反覺順適,此名主為奴役,久之落於色欲界。

翻譯:

又有一種情況是剛入靜坐時,忽然許多影像與思緒湧現,想拒絕卻做不到,反而覺得舒服順暢,這就變成了讓「主(元神)」被「奴(識神、妄念)」控制。長久如此,會墮入色欲之界。


原文續:

上者生天,下者生狸奴中,若狐仙是也。彼在名山中,亦自受用,風月花果,輿樹瑤草,三五百年受用去,多至數千歲,然報盡還生諸趣中。

翻譯:

輕者可能化生天界,重者甚至會墮入狐仙、狸仙之類的靈體中(俗稱山精妖魅)。雖能在山林之中享有風月果實、仙家之樂,活三五百年、甚至數千年,但這些只是福報。福報盡時,仍要重新入輪迴。

註解:

  • 道家將入「色欲神通境」視為「仙魔界」,即「得用不得道」。

  • 佛教稱為「欲界天境受用」,終非究竟,報盡還墮。


結語——知差謬,始可求證驗

原文:

此數者,皆差路也。差路既知,然後可求證驗。

翻譯:

以上提到的種種情況,都是修煉過程中的偏差歧路。一旦能清楚辨識這些錯誤,才能開始真正地進入實證的階段。



提示:入靜要自然,勿「太認真」

原文:

宗旨將行之際,予作方便,勿多用心,放教活潑潑地,令氣和心適,然後入靜。

翻譯:

在開始修煉宗旨的時候,要設下適當的方便法門,不要過於用心強求,要讓心神活潑自然,氣息平和,然後自然入靜。


原文續:

靜時正要得機得竅,不可坐在無事中裡,所謂無記空也。

翻譯:

入靜時,必須掌握契機與竅門,不可陷入空無一物、心如死灰的狀態,這種狀態被稱為「無記空」——即不昏不覺、無功無力的虛浮狀態。


原文續:

萬緣放下之中,惺惺自若也。又不可以意興承當,凡大認真,即易有此。

翻譯:

真正的入靜,是在放下一切外緣之後,內心仍清明不昧、安然自若。而若一開始就懷著強烈目的「我要得道!」,「我要有境界!」這種用力過度,反而更容易落入障礙。


註解:

  • 「太用心」會落入「意興承當」(意識主導,反失自然)。

修道講「若存若亡」、「無意而得」,不強求、不造作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《還原太虛經》

  《還原太虛經》   《還原太虛經》源自東華帝君的點化,經本人意譯,以及翻譯成現代語言,為內丹之要訣,備日後新地球用。 《築基篇》 聚精薈神 意守日月 還陰復陽 百日築基 《回光篇》 意守田中 復歸回光 貫通中脈 集炁會陰 無為調息 《太陰道》 採月精華 太陰為氣 太神為精 太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