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

太乙金華宗旨修行要義(二):修行障礙概述-昏沉與散亂

 

太乙金華宗旨修行要義(二):修行障礙概述-昏沉與散亂


修行最常見的兩大障礙是:


名稱

解釋

昏沉

陰氣太重,魂神潛伏,欲睡,無覺知

散亂

念頭飛動,心神不定,難以專一



《太乙金華宗旨》中提到:


「大約昏沉、散亂二病,只要靜功,日日無間,自有大休息處。」


只要靜坐修行持續不斷,自會找到突破口。不用懼怕散亂——能察覺散亂即為清明的開始。


「散亂是神馳不定,昏沉是神未清明。散亂還像有痛癢之病,昏沉則像麻木不仁之症。散亂時,魂尚在;昏沉時,則純魄為主,魂神無力。」


散亂易察易治:念頭奔馳、神馳不定,如皮膚癢痛,有知覺者易治。
昏沉難覺難治:無光、無覺、麻木不仁,如陷入黑暗中不自知。


🧭 概念補充

名詞

解釋

陽神,主變化與靈明,屬清靈覺知之性

陰神,主形體與本能,屬習性肉體之性


🧘‍♀️ 對治法門總覽

🔹對治散亂(浮躁型)

方法

說明

調息收心

配合呼吸,將心息合一,專注當下。

覺知念起

念頭浮現即照見,不壓抑、不隨逐,讓其自然消散。

專注所緣

初學可借助觀鼻尖、數息、守丹田等方式集中心神。

安定環境

減少干擾,選擇安靜、穩定的修行空間,有助聚心。

重點提示:「既知散亂,即是卻散亂之機。」


🔹對治昏沉(遲鈍型)

方法

說明

調息提神

呼吸稍深些,慢慢提升陽氣,不可強作呼吸,仍守自然。

打開意識

提起「觀照之心」,如觀光明貫頂,提住一線清明。

身體配合

輕提會陰,微閉肛門,舌頂上顎,讓內氣升起。

調整姿勢

頭頂百會微提,脊椎打直,防止氣沉昏暗。必要時稍起再坐,暫離昏態。

✅ 重點提示:「昏沉則純魄為主,魂神無力。」


🧭 終極提醒:回光即觀,觀即息,息即神

綜合法門三訣:

  1. 觀息不離息:心念跟隨呼吸進出,安住當下。

  2. 返光不離光:念頭一起,馬上照見,不壓不隨。

  3. 知病即是藥:能察覺昏沉與散亂,即是光明的開始。


✨修行備忘口訣(便於記憶)

「散亂不怕起,照見即清明;昏沉難自覺,提神靠調息。」
「日日靜功不間斷,一光一息即真經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太乙金華宗旨修行要義(四):百日築基

 第九章〈百曰築基〉是《太乙金華宗旨》中極為重要的一章,講述「百日築基」之核心內涵,也就是內丹修煉中最初階段的「奠基工程」。全章以《心印經》的引文開篇,揭示回光返照、神氣凝聚的初步成果與條件。每人根器雖然不同,但只要持之以恆,也會有得著。 以下為詳細分析: 📜 原文逐段翻譯與分...